【远大期货】国防建设进入重要窗口期 军工板块迎黄金时代|军工
相比研发投入总额,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研发强度)更能体现公司对研发的重视程度。统计显示,研发支出超1亿元的公司中,12家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超过10%,其中上海瀚讯、科思科技、景嘉微占比超过20%。
研发支出对于上市公司盈利增加、股价上涨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5家高研发投入的公司已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海特高新、振芯科技、上海瀚讯预计增幅居前。海特高新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8亿元,同比增长1793%。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上述12只高研发投入军工股7月以来平均涨幅为11%,超过板块同期整体涨幅均值。
14只军工股半年报
业绩翻番
中航证券研报指出,国防军工行业当前的底层逻辑已然是业绩驱动,从已披露的业绩情况看,本次半年报有可能成为历史上业绩最佳的中报季,伴随着行业订单和业绩的不断落地与兑现,板块有望实现戴维斯双击。
数据宝以国防军工板块89只个股为统计对象,截至7月30日,有32股已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或正式发布半年报,业绩增长的有24只。按照半年报数据或业绩预告中值来看,中航光电、海特高新、中航机电、中直股份、中兵红箭(维权)和北摩高科的归母净利润额居前,其中中航光电是目前已披露业绩股中唯一归母净利润中值超过10亿元的军工股。
从业绩同比增幅来看,14只军工概念股的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翻倍,包括海特高新、博云新材、新光光电等。海特高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2亿元,归母净利润6.8亿元,同比增长超17倍。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收入、利润全面完成预算目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高增长潜力军工股名单
今后三年哪些军工股最具爆发潜力?按照5家以上机构一致预测数据,数据宝统计机构预测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过20%的国防军工股共计31只。
三年净利润平均增速最高的是利君股份,公司位于军工产业链中游,是多个航空航天主机厂的部组件装配核心供应商,机构预测公司今后三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2.12%、64.3%、41.37%。平均增速较高的还有景嘉微、爱乐达、紫光国微、振华科技、鸿远电子等。
上述31只高增长潜力股7月以来平均涨幅达到13%,超同期沪指18个百分点。图南股份、振华科技、抚顺特钢等股累计涨幅在20%以上。
估值方面来看,有超一半股票市盈率低于军工行业整体水平,市盈率较低的有中直股份、海格通信、派克新材、火炬电子、中航光电等。
资金流入军工板块
下半年以来资金买入军工股意愿较强。从主力资金方面看,7月以来有13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包括中航西飞、中航光电、洪都航空、中航沈飞等。
北上资金7月以来净买入24只军工股,中兵红箭、三角防务、中航机电、航发控制等净买入额居前。从上一周流入情况看,北上资金净流入包括航发控制、成飞集成、三角防务、北斗星通、钢研高纳和天箭科技等在内的14只军工股。
军民融合板块潜力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防军工板块之外但隶属于军民融合概念的个股,也具备军工特征,但容易被市场忽视,这其中的预期差或许值得关注。
事实上,军民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概念中不属于国防军工行业的个股,发展空间同样巨大,且多为民企,成长性或许相对会更高。数据宝统计,军民融合概念中,剔除国防军工行业股票后,合计还有90多只。进一步筛选发现,有机构评级的个股中,仅23只个股涉及军工类业务。
机构关注度最高的光威复材,公司主营产品为碳纤维,可用于军工材料。宏达电子和振华科技均有10家以上机构评级,其中宏达电子是总装备部军用电子元器件配套定点研制生产军用钽电解电容器的专业厂家;振华科技主业为军用电子元器件。
军民融合概念股业绩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根据机构一致预测,上述23股今年、明年及2023年净利增速均值中位数超过41%。具体来看,有22家机构评级的光威复材,今后三年净利增速均超过25%;12家机构评级的宏达电子净利增速均超30%;净利增速均超过30%的个股还有华测导航、七一二、新雷能、湘电股份等8只个股。
从上涨空间来看,1家机构评级的通达股份上涨空间超过120%,龙溪股份、红相股份、川大智胜等个股上涨空间均超过50%,光启技术、七一二、光威复材等个股上涨空间超30%。
部分个股获得基金大举重仓。数据显示,振华科技、高德红外、七一二等个股获基金重仓,期末持股市值超10亿元,其中基金期末持有振华科技市值超77亿元,高德红外超40亿元。
(本版专题数据由证券时报财经数据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