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期货】华创研究2022年度展望|有色金属行业:黄金为盾,锂矿为矛|锂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黄金为盾,锂矿为矛
回顾:2021年年初至今,有色金属板块“高歌猛进”,累计涨幅为41.04%,位居市场第2位,跑赢沪深300指数45.87百分点。子板块:整体均为上涨趋势,锂、稀土和非金属新材料分别上涨196.7%、94.33%和59.35%,涨幅位居子行业前三,其中锂和稀土行业涨幅较大,板块景气度持续向好,铝板块随铝价中枢稳步上移,涨幅也达50.7%。个股:江特电机(维权)(538%)、合盛硅业(436%)、北方稀土(267%)、西藏珠峰(220%)、建龙微纳(219%)、融捷股份(215%)、鼎盛新材(194%)、五矿稀土(185%)、盛新锂能(159%)、天齐锂业(145%),锂和稀土个股霸榜,江特电机上涨538%,凸显锂板块投资价值。
锂:需求高增长致锂矿缺口持续扩大
1)供给端:全球锂原料供给增速低于锂盐冶炼需求。锂原料:预计2021年全球锂原料产量为51.5万吨,增加10.4万吨(25%),2022年全球锂原料供给69.4万吨,同比增加17.9万吨(+35%);锂盐:预计2021年锂盐冶炼35.0万吨,锂矿供给27.9万吨,缺口7.0万吨;2022年锂盐冶炼52.7万吨,锂矿供给36.1万吨,缺口16.6万吨。需求端:正极材料为锂盐直接需求。预计2021年全球正极产量133.82万吨,锂需求43.92万吨LCE,同比增加17.93万吨LCE(40.8%)。2022年全球正极产量195.88万吨,同比增加62.06万吨(+46%),锂需求61.85万吨LCE,同比增加17.9万吨LCE(+40.8%)。2)价格:2021年Q3碳酸锂价格进入加速上涨阶段,目前已涨至19.25万元/吨,创历史新高。我们预计行业高景气度背景下,供需紧平衡将带动价格进一步上行,历史高价或仅为新的起点。3)投资策略:中短期,供给短缺叠加低库存,锂价有望继续上涨,进而带动板块盈利持续释放。长期,未来电动车和储能带动需求高增长较为确定,相比之下,上游锂资源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供给端较难有大幅提升,锂资源缺口将持续放大。4)核心标的:建议关注国产锂资源三大主线:锂辉石:融捷、天齐;锂盐湖:藏格、科达;锂云母:江特和永兴。
贵金属:黄金为最佳防御资产
1)美元指数:自疫情后,美联储持续量化宽松叠加宽松的财政政策,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带动美元指数走强,但随着经济增速的边际减弱,叠加高企的通胀和持续未改善的就业状况,美元指数预计将逐步进入下行周期,支撑黄金价格。实际利率: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带动通胀预期继续高位运行,而美联储流动性收紧政策已被市场充分计价,预计未来高通胀叠加经济复苏边际趋弱的背景下,实际利率将继续低位运行或进一步下探,黄金价格将维持震荡上行趋势。基金持仓及比价:一方面,黄金ETF持仓维持高位,侧面印证类滞涨背景下黄金资产配置价值;另一方面,金油比和金铜比均已回归中枢水平,黄金价格凸显性价比。2)投资策略:短期来看,流动性拐点尚未到来,通胀预计将持续高位,类滞涨背景下,黄金将维持高位震荡。中长期来看,美联储加息落地,利空出尽;通胀料将支撑黄金价格震荡上行。3)核心标的:建议关注低估值和高成长的银泰黄金和赤峰黄金。
铝:“碳中和”助推铝板块价值重估,电解铝行业有望迎来“高铝价、高利润”新格局
1)供给端:远期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叠加“碳中和”背景,高能耗和高碳排放量的电解铝行业逐步迈入“控制总量,优化存量”阶段,未来将维持低速增长,预计2022年中国电解铝产量约为4000万吨,同比增长3.23%;2023年中国电解铝产量约为4100万吨,同比增长2.5%,均远低于10%的历史增速。需求端:传统需求有望随经济周期逐步企稳,光伏、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为电解铝需求端带来新的增长点。2)价格:2021年年初至今,电解铝价格上涨超30%,预计2万元/吨高铝价将为常态。3)投资策略:中短期,需求随经济增速放缓而放缓,预计行业将呈现供需双弱格局,铝价有望维持高位震荡。长期,产能天花板有望打破铝价周期波动规律,行业实现价值重估,铝价中枢有望不断上移。4)核心标的:建议关注成本领先的天山铝业和行业龙头中国铝业。
风险提示:基本金属:需求复苏不及预期,供给复苏超预期;锂:新能源及3C需求增长不及预期;贵金属:全球通胀高位回落,美元指数持续走强。
详情请查看华创证券研究所2021年11月02日发布的报告《有色金属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黄金为盾,锂矿为矛 》
法律声明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